高聃:让农业未来可期,麦田守望者的华丽转身

2019-04-26 16:51:00

近期,长江商学院对话丰诚上品CEO高聃,以下为报道正文: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


长江追梦人


高聃


长江金融MBA 2017级深圳班

丰诚上品 创始人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做什么都别做农业”。这是高聃的父亲,一个资深畜牧业工作者从小对女儿的教导。


但高聃认为,农业虽是一场长跑,但并不是一场苦修行,尤其当农业这个最传统的行业与互联网结合后,这段长跑旅途中反而多了些许诗意与远方。


如果把创立丰诚上品的前后分成人生的两个阶段,那么她人生的前半段可以说是一帆风顺。


高中的时候,她以优异的成绩从最北方考入了中山大学,本科毕业后顺利保研进入了华南理工大学,进入职场后从世界500强FMCG企业的管培生一路走来,各种JBP、商务谈判、旅行是她工作与生活的日常。在外企工作的那些年,让她总结出一套职场求生法则,但总觉得缺点什么,譬如那无处安放的成就感与自我价值。


2012年在负责的KA获得年度最佳供应商大奖


这时候她遇到了大学的好友也是长江EMBA的校友,大丰收的创始人&CEO闫子铜,一次在咖啡厅长达5个小时的深谈,让高聃意识到,是时候换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了,而这个方式就是为我们最传统的农业赋能。这次长谈后的第二天,高聃便毅然辞掉了工作,脱掉西装,换上运动鞋,和大丰收的线下同事在田间地头开启了1个多月的市场调研。

产业链倒逼出来的生意


在农村的这1个月,彻底改变了高聃对农业的看法。她发现,现在的农民,已经不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民了,像在广西、四川、云南、江浙等经济作物的地区,越来越多的家庭农场、基地、合作社成为了当地种植的主力军,他们很多是从城市里返乡务农的“农二代”,也有本地土地流转后的种植大户,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标签:新型职业化农民。他们饱受农产品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滞销问题。比起价格,他们更关心当季农产品能不能稳定地卖出去。而另一面,商超等需求端,也希望能够有高质量的产品、可溯源的货源和合理的价格。


作为一个产业链的从业者,更作为一个终端的消费者,更加坚定了高聃在农业上创新的初心——用科技化数据化流程化手段,提升农产品的品质与标准化程度,赋予信息流与品牌价值,让产品真正能卖出优价。


中国是一个拥有20.3亿亩耕地面积、2.6亿种植户的农业大国,从农业产业链来看,从产前的土地、农资、农机,到产中农技服务、农业服务,再到产后的农产品流通,这是一个每年拥有7万亿消费市场的大赛道,且市场规模在逐年的增长。



随着近年来土地流转的加速,规模化的种植户越来越多,截止到2017年底,全国已流转的耕地面积比例接近70%,种植大户的人均耕地面积已达200亩,5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接近500万。这些新农人们让中国农业的未来有了更多的可能,当然,他们最关心的事情,大多聚焦在了农资的投入、种植过程中的农业服务和农产品流通等方面。


实验室进行土壤成分及农残检测


国内农产品的流通缺乏统一的标准,是我国果品流通的现状,本质的问题还是产地的农户们缺乏有效的订单保障及果品收购标准德引导,从而无法进行针对性的标准化种植。


高聃发现了这一行业痛点,依托大丰收在产地基地管家服务及完善的作物种植解决方案,逐步的积累了数万个标准化种植基地。


丰诚上品的基地管家服务人员正实地检验农产品

从北上广深到地头果园的穿梭之旅


当充分想清楚了所处行业的背后逻辑后,高聃便开始了她的创业之旅。农业也许真的是场苦修行,这是高聃创业之初最直接的感受,早期没有做农业项目的经验,只能靠自己深入农村,下到田地果园,靠一个个的红包卡、一张张的大海报、一场又一场的农民会教育农户什么是“互联网+农业”。


2016年的那段时间,每周的上半周是在农村看基地、扩供应商,和果贩子斗智斗勇,而下半周则要换上职业装,飞2-3次,去一线城市和KA谈产品谈合作,这种有趣的“反差”成了高聃的工作的日常。那段时间,感觉自己既是CEO,又是HR,既是采购经理,又是业务员,充分体会到了创业者需要锤炼的修心之术,变身佛系少女。


考察验收全程作物解决方案


短短2年半时间,高聃顺利地打造了一直农业铁军,这支团队不靠经验取胜,也没有行业界分,需要的是敢拼敢想,去创新、不断自我转化的追梦人。

创业读书生宝带娃,全能型选手登场


2016年中,创业3个月的高聃在身兼多职后发现,之前从业的经历和所属的公司都是具备完善的体制和有效的运转机制,自身在思考能力深度、成长的迭代速度,知识面的广度等方面,还不足够支撑作为创业过程中需要的全能型选手。在合伙人的推荐鼓励下选择了长江。雷厉风行的她在16年底就参加了研究生统考并通过,成为金融MBA2017级深圳班的正式学员。


有趣的是17年10月开学典礼的时候,她已经怀孕7个月,当时班主任劝叮嘱她安全第一,很遗憾的错过了开学典礼与前半年与同学们的蜜月期。


18年3月从美国生完宝宝回来后,高聃第一时间开始了疯狂的补课计划。4月的组织行为学课程,带着宝宝老公一起到井冈山接受洗礼,当时接待报道的老师都惊呆了,同学们打趣说宝宝的第一课早教很有高度。


2018年4月参加井冈山课程


正式回归后,高聃踊跃的参与各项课程和活动。全能型选手需要的法律、人力资源、金融、管理等知识与心得,在长江的课堂上和与同学的互动中,她得到了深刻的洞见。而每次与教授的交流中,都能够从视野上、商业模式上得到更深入的启发。


市场营销课程——

分享流量下沉背后的品牌价值


在长江,做实业的同学和校友覆盖不同的行业领域,每个行业的特色和专属性以及其自有的商业法则,这种碰撞与交流另高聃的思考方式可以更多维,更多面,思考深度可以更有价值。


在长江,没有最优秀的人,只有更优秀的人。不会跑步的投资总监不是好实业家。越优秀的人越努力,自己还有什么借口停下或偷懒,不停的自我迭代升级打怪兽才是王道。


在长江,院长儒家生态圈的理论,月球看地球的高度,教授们的实战案例,团队同学们的版块分享,课程中的实践演练,无不在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扩展知识的深度与广度。